開工大吉,放假回來台股硬起來!國慶假期剛結束,科技股就開始發威,特別是散熱股像奇鋐(3017)、雙鴻(3324)、建準(2421)等公司,全都因為輝達GB200第四季量產加上水冷散熱設備的加持,集體上漲! 建準(2421) 最高衝到百元關口! 奇鋐(3017) 和 雙鴻(3324) 表現也不差,站穩所有均線。 AI伺服器帶動的液冷散熱這波風潮,讓散熱股的表現不容小覷,大家會想跟上嗎?
台股這波反彈有點猛最近台股從低點飛速反彈,但季報公告期來臨,市場準備迎接一波震盪 美國大選看起來蠻膠著,股市也可能跟著心情複雜,短期波動無可避免🇺🇸📉 中長線看來,多頭格局依舊穩當當啦 近期看點除了半導體和AI之外,散熱類股也開始發熱🔥,像雙鴻(3324)、泰碩(3338)這些公司,有機會隨著AI伺服器需求增加持續升溫 綠能產業則在全球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受矚目,有些標的也值得長期佈局,環保又賺錢,一舉兩得🌱💰 總之,如果擔心短線波動的話,我覺得逢低加碼,半導體、AI、散熱、綠能應該是比較有機會!
聯準會降息,散熱雙雄反攻戲碼來了!聯準會降息2碼後,投資人們看到行情好轉,各大機構也開始忙著發掘優質股 其中散熱雙雄 雙鴻(3324) 和 奇鋐(3017) 就重新引爆熱度🔥 AI 需求推高散熱市場,尤其是液冷技術將成未來主流,兩家公司都被野村、美銀證券推薦買進,這波熱力值直線上升欸😎 接下來感覺可以好好關注一下散熱雙雄的走向如何了
輝達Blackwell晶片燒出散熱族群漲停潮❤️🔥黃仁勳爸爸這次Blackwell晶片釋放需求強勁的好消息,直接讓散熱族群「熱到發光」💖 散熱三雄健策(3653)、雙鴻(3324)、奇鋐(3017)表現都很不錯! 台達電(2308)、尼得科超眾(6230)等也不甘示弱,跟著強勢發揮。 散熱族群已經全面開花,手上有這些散熱族群真的賺到手軟了~~
散熱股大風吹!AI需求撐起散熱族群?散熱族群最近回檔修正,美國散熱大廠Vertiv第二季訂單年增57%,給台灣散熱產業帶來了些許溫暖! 大摩的報告説,台達電(2308)、奇鋐(3017)、雙鴻(3324)等台系散熱廠有希望能受惠,特別是 AI 相關應用帶來的強勁需求。 雖然目前訂單增幅樂觀,但散熱同業也在擔心未來競爭壓力!Vertiv在非美國市場擴展業務,是否會增加壓力?還是提供更多潛在機會呢?大家怎麼看?
一隻猴子拯救台股!《黑神話:悟空》帶動台灣概念股上漲!中國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在短短3天內銷量突破1000萬套 預估銷售額超過百億台幣 這是一款單機遊戲 對電腦顯示卡和記憶體的要求較高 進一步帶動了相關概念股的上漲 而這部分正好是台股的強項 股價喜迎3A大作的刺激 主要受惠的台股族群包括 - 顯示卡三雄:微星一度漲停,華碩、技嘉也大漲逾6% - 顯示卡散熱廠:動力-KY、雙鴻、尼得科超眾等均大漲 - 記憶體廠:十銓漲逾8%,威剛漲逾3% 就算台灣不做這類3A大作 也不影響我們借勢賺一波 有望在未來的營收和獲利上有所斬獲 你最看好哪一支股票呢?
陳族元雙鴻事件-投資態度分享最近看哲哲一直鼓吹大家入雙鴻所以對雙鴻做了些研究剛好看到23年的新聞說有個叫陳族元的前雙鴻財務主管,靠著重押飆股,短短幾年身價從億元戶翻倍成百億等級!真的是眼光精準,敢押敢賺。因此統整了一些關於他的投資策略分享給大家: 集中投資: 陳族元的投資策略顯然是將資金集中在少數幾檔他認為具有潛力的股票上。這種策略的好處是,一旦看對了,獲利可以放大;但風險在於,一旦判斷失誤,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長期持有: 他似乎偏好長期持有股票,而非短線操作。這顯示他對所投資公司的基本面有深度的了解,並對公司的長期發展抱持信心。 產業研究: 從他對電子、航運等產業的投資布局來看,他對這些產業的發展趨勢有深刻的洞察。 成功因素的探討: 資訊優勢: 身為前財務主管,陳族元對公司的內部運作和產業資訊可能比一般投資人更了解。 決策果斷: 當他看準一個投資機會時,能夠果斷地投入大筆資金。 風險承受能力: 這種高度集中投資的策略,需要投資人有很高的風險承受能力。 長期堅持: 他能夠長期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不受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 或許可以借鑒一些陳族元的投資態度,勇敢相信自己的決策!
鴻海財報不錯,股價卻??大家最近應該有看到鴻海的營收很好,7月合併營收5,724億元,為歷年最旺的7月,月增16.63%,年增21.98%,反映iPhone 16系列新機備貨潮與AI伺服器出貨強勁雙引擎熱轉。可是股價卻跌了。這聽起來很奇怪,對不對? 個人分析了一些可能原因: 大家期望太高: 很多人覺得鴻海未來會賺很多錢,但實際上可能沒有那麼快。 全球經濟不好: 全世界經濟不太穩定,大家都在擔心,所以股票市場就容易大起大落。 競爭好激烈: 很多公司都在做跟鴻海一樣的事情,競爭壓力很大。 市場心情不好: 有時候市場就是會莫名其妙地恐慌,好股票也會被賣掉。 但長久來看,鴻海算是一家大公司,長期來看還是有發展潛力的。目前個人還是續抱鴻海,期待未來發展~
鴻海Model B:小車大魅力!科技滿載,電能爆發鴻海Model B來了!這款小巧精悍的電動跨界休旅,不僅擁有媲美中型SUV的寬敞空間,更搭載了滿滿的科技配備。從9.2吋數位儀錶到15.6吋觸控車機,再到Level 2駕駛輔助系統,Model B將科技融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電能爆發: 雙馬達四驅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3.9秒,讓你體驗到純電加速的快感。 智能座艙: 大尺寸雙螢幕、V2L外接供電,讓你的旅程更加便利。 小車大空間: 雖然車身小巧,但內部空間卻出乎意料的寬敞,滿足你對舒適的追求。 零排放: 純電驅動,減少碳排放,為我們的地球盡一份心力。 高續航: NEDC標準下超過500km的續航里程,讓你無懼里程焦慮。 綠色製造: 採用MIH純電模組平台,生產過程更加環保。 鴻海計劃於10/8舉辦「2024鴻海科技日」活動,並在預告宣傳中出現一段具備休旅輪廓的新車動畫,被認為在為「市售版Model B」做預告!大家對Model B上市有期待嗎?討論一下吧
鴻準搶到蘋果機器人訂單,前景看好!鴻準這家公司,原本就幫蘋果做很多產品,現在又接到蘋果的新任務:做機器人! 為什麼鴻準能拿到這個大訂單呢?主要有幾個原因: 鴻海的兄弟公司: 鴻準是鴻海集團的一員,鴻海在製造業經驗豐富,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可以給鴻準提供很多幫助。 有做過機器人的經驗: 鴻準以前就幫鴻海做過機器人,所以對這方面很熟。 產能大、品質好: 鴻準的工廠很大,可以生產很多產品,而且品質也很好,蘋果很信任他們。 那鴻準拿到這個訂單有什麼好處呢? 公司可以賺更多錢: 機器人市場很大,鴻準可以賣出更多的產品,賺更多的錢。 公司變得更強大: 鴻準會因為做機器人,變得更有技術,公司也會更強大。 但是投資鴻準也要注意什麼呢? 機器人技術很複雜: 做機器人不容易,技術一直在變,鴻準可能也會遇到一些困難。 市場競爭很激烈: 不只鴻準,很多公司都想做機器人,競爭會很激烈。 經濟狀況會影響: 如果經濟不好,大家可能就不想買機器人了,這也會影響鴻準的生意。 所以,鴻準拿到蘋果的機器人訂單是個好消息,但還是要小心,不要只看表面,大家看好鴻準未來的發展嗎?
鴻準 (2354) 鴻海大單加持,未來可期?小弟最近一直關注著鴻準 (2354),覺得這檔股票潛力無窮。 為什麼看好鴻準? ◦ 鴻海大單:鴻海接下輝達的大單,身為子公司的鴻準應該會分到不少羹。 ◦ 股價淨值:之前就預測股價會回到淨值,目前看來是走在正確的路上。 ◦ 長期看好:鴻準一直以來都在默默耕耘,未來爆發的潛力不容小覷。 小弟我認為,鴻準就像是一把寶劍,經過多年的打磨,即將出鞘!